写作之难(二):认知隧道 与 两步笔记法

接着聊上次写作的话题,顺便记一个最近学到的,写作和资料整理方面的技巧。

写作之难

我之前写过《写作困难:你是否有类似的烦恼?》,提到写文章时遇到的困难和思考。这是一个大题目,落笔时正处在困惑当中。我希望通过写的过程来让自己想清楚,结果写得很痛苦,最后删删改改,眼看成为时间黑洞,就把当时想到的先写下来结束掉。

那篇里面初步写了两个事情:

  • 结构

    思维 和 文本 的结构差异极大,而且想法稍纵即逝。所以我花了很长篇幅,试图通过工具和技巧,去减低难度。仿佛有了神器和窍门,文章就出来了。

  • 内容

    可改进了技术,才发现,内容才是最大的困境。不会储存、运输、加工、包装,固然是浪费原材料;但空有一条生产线,没有原料也白搭。对于持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,我尚未形成自己的见解。

非线性

后来看到王树义老师的文章(公众号:玉树芝兰)。他在《如何高效写长文?》中,引用 史蒂芬·平克 在《风格感觉》里的话,来解释什么是写作的『非线性』:

写作之难,在于把 网状的思考,用 树状的语法结构,转换成 线性字符串。(“The Web, the Tree, and the String”)。

—史蒂芬·平克, 风格感觉

简单一句话,比我痛苦思考之后的长篇大论要清晰得多。

这个非线性,就是上面说到的,思维 和 文本 的鸿沟。

在认知上,要意识到差异的存在,并且训练自己适应这种转换;同时懂得使用工具去辅助。

内容匮乏

再看到王老师另一篇文章《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写作?》。里面他强调,不要 自顶向下去 填写内容;要让材料 自底向上生长

如果此时你手头,已经有了一堆卡片。这些卡片拼在一起,已经可以勾勒出整个文章的版图。那么这篇文章,就基本上可以当做是“生长”出来,而非“生产”出来。

—王树义, 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写作?

(王老师用卡片积累素材。我从阳志平老师的文章了解过卡片写作法,之前写文章也有提过。目前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具,时机成熟了再给大家介绍我的实践。)

向下分解?

得益于写代码的经验,我很轻易地意识到写作有 自顶向下 和 自底向上 这两种方式,并在之前的文章中指出。可我的理解是具体写作场景决定方向:

  • 平日对一件事积累了各种材料和想法,有一天所有思考在一个点上汇合了,整理成文,就是自底向上。
  • 要是命题作文,包括作文、演讲、辩论稿,给定了题目,就只能自顶向下了。

记忆里 自顶向下 的情况占多数。写文章没那么多『恍然大悟』,一方面各种命题作文,另一方面有时为了学一个技能、理解一个知识点,要通过输出特定主题内容,促进学习。

也就是说,多数情况下我们就是 主题 -> 大纲 -> 填写内容 这样的顺序在写东西。 主题 总是先于 素材 进入我们的意识。我们对一个主题有概念之前,接收不到相关的信息,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。

如果从没开过车,在路上你会留意车道导向吗?调头是最左车道还是最右车道?

也许你是老司机,很熟。那你留意过路边的通信基站吗?自行车绿道呢?

这些信息你一定见过,可脑海里没有概念,相关内容只是被忽略的噪音。都能答得上的,大概是一位开车上下班、闲暇喜欢骑行的通信工程师。(不是我,不要对号入座)

外行人要写,只能是拿到命题之后开始留意。自顶向下很自然啊,有什么问题?

认知隧道

《如何高效实践卡片式写作?》点出了关键:先有网再被动填充节点,会造成心理压力,继而造成 认知隧道(cognitive tunnel)。这里王老师说他是引用 采铜老师的笔记(公众号:采铜的创想世界,我没找到出处):

全部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当下那件紧急的事情上,变得特别狭窄和受限,此时容易忽略全局的信息,看不到整体。

所谓一叶障目,不见森林。这让我想起被 命题作文 支配的恐惧。眼看交卷时间一秒一秒接近,构思的内容就是写不出来;眼看明天就要上台比赛,大半夜讲稿还是挤不出来;眼看马上要出门办事了,文件就是不记得放哪了。

更气人的是,卷子一交,比赛一结束,手续一办完,原本想不通理不顺记不得的东西,突然一下子通了、顺了、记得了。

我知道 认知隧道 是怎么一回事了。

功夫在平日

可前面也说了,自顶向下分解 是情景所迫,并非主动选择。我是这样考虑的:

先有概念,然后才能有意识地 积累素材 和 思考。

可你未必要等拿到命题,才能接触这个主题。

成功的观点输出,很少是事前毫无概念、毫无准备的,更不是单凭拿到命题之后的准备时间,就能完成整张思维网络的构建。哪怕是即兴演讲,成功的输出者,也一定有自己的知识积累。

准备不足,以致作文命题没听过,现场辩题看不懂,来不及查资料和细想,那就只剩下瞎掰一个选项。同样的情况,哪怕准备时间换成一晚,一周,一个月,只要 准备不足 + deadline 的压力把思维逼进墙角,也不过是卡壳和拖延来回切换。(你写过毕业论文吗?)

就好像内存不够的电脑卡顿了,如果因为慌张一顿瞎操作,结果只会更卡。(见过太多人喜欢按刷新。)

你本该对命题范围早有准备,也在之前了解过相关信息,有过思考。临场不过提取之前的积累,进行二次加工。换句话说,我们是把这个现场 向下建立金字塔尖 ,嫁接在之前 早已准备好底座 上,最后导向塔尖上的结论。

只是很多时候,之前的了解和积累、甚至临场的记忆调取都是下意识进行,所以才会觉得成功的命题作文是完全自顶向下写出来的。事实上,根本 不会有人纯粹地向上构建(build up)或向下分解(break down) 。思考是 网状 的,只是 下笔时为了简化 ,才 裁剪成树状逻辑。向上『生长』成文,也需要向下组织内容,和主动检索补充细节;那么向下分解,当然也要用之前『培育』的材料。

本文的结构树

命题作文不可避免,就要在平时准备更多用得上的材料,把『底座』准备得更坚实,这样才能把临场构造的工作量最小化,尽量限定在 结构调整语言润色 的范围内。

试想『小学生应不应该使用智能手机』的讨论,对 小学生 和 智能手机 有概念的普通人,都能简单发表一些看法。而关注教育相关信息、少年儿童的心智特点 还有 智能手机相关知识的人,显然观点质量会更高。与之相反,一个从未用过智能手机的人,哪怕题目背景给介绍智能手机,他的观点也只能基于臆测,结论很难靠谱。

所以,最后还是回到平日里 做事、读书、思考。

出坑

我想,如果做菜时,锅热下油后,才发现缺了主要食材,我们会杵在原地,给自己施加压力说『赶紧把食材变出来』吗?不会吧。

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对着 纸笔 和 键盘,就能憋出点什么?

有了这个认识,我想还是无法避免再次因为紧迫的任务掉进『认知隧道』里。但那时大概能意识到自己在坑里, 赶紧先关火 ,改出去下馆子,或者改做冰箱里有材料的菜。就算领导点名要吃这道菜,能不能商量下顿做,或者赶紧再去一趟菜市场。

跳出来,别在原地耗着。

笔记做两次

关于用笔记积累素材,王老师强调了一些原则,我总结如下:

  • 集中保存、内容完整、含上下文。

    他举了爱在书边空白写『这个问题我已经会证明了』的费马作为反例。

    不好好集中记,容易忘记含义、上下文,甚至直接把笔记弄丢。

  • 记笔记不能干扰本来在做的事。

    我们先是在做事、听课、讨论。因为内容很重要,或者当时受到了启发,决定记笔记。

    不赶紧记,会忘;优先级太高,容易分心扰了正事。

  • 要用自己的话,不能光是摘录。

    这里面包含至少两个原因:

    • 只有理解清楚了,才能用自己的话讲清楚。

      这是用输出倒逼输入,是 费曼技巧 的核心。

    • 版权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。

      笔记将来要用在自己的输出里,思想可以借鉴,表达必须是自己的话,这样才能减少侵权的风险。(题外话:相对直接的借鉴,哪怕用自己的话复述,也要署名和列出处,否则就成了洗稿了。)

好难。

做到 第一点 和 第三点 就已经非常难了。然后第二点还跟这两点冲突。

王老师说,那就记两次。

第一次,以不干扰为优先,先随便记录,确保靠这个记录短时间内能想起来详情。

然后,24 小时之内——我想最好可能是当天睡前——好好实施 第一点 和 第三点:集中、完整、以平时一贯的方式,用自己的话复述。

关键词 + 钩子

这时,我突然想起 李照楠老师(公众号:L先生说)在《这套法则,治好你的信息焦虑》里讲过的『关键词 + 钩子』整理资料的办法。这是 18 年的文章,我去翻了当时的笔记。

面对海量的信息,他按 兴趣高低是否系统 ,分成了四类:

  • 兴趣低 + 零碎 = 噪音

    舍弃。多数热点属于这类。对我来说短视频也算。

  • 兴趣高 + 系统 = 方法

    直接操作、实践。因为系统,实践意愿又高,所以最好直接动手做。这篇文章里我学到的几个方法就是这种。

这两个都很明确。我认为重点在剩下两类

  • 兴趣高 + 零碎 = 想法

    记笔记,思考,找材料,让它变系统。自己平时冒出来的想法属于这种。

  • 兴趣低 + 系统 = 资料

    记笔记,关键词描述是什么有什么用,钩子描述用到时去哪找。现成成体系的内容,暂时用不上,弃之可惜,又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,就留下『关键词 + 钩子』,等以后感兴趣、有需要。

我当初看到文章时,就把这篇文章归入了 资料。有理有据有实操,算系统的内容。但当时我还没有太深的体会,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尝试。所以就按里面的方法,建立了一篇钩子笔记。体会浅,没坚持下来,这就成了唯一一篇钩子笔记,后面就忘了 [捂脸]。两年后,试图用关键词搜索找回文章而不得,还是凭笔记找回来的。确实有用。

我的版本

具体到每个人的做法,就要跟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习惯,使用的工具相关。如果之前有积累,还要考虑迁移成本。

我笔记系统的出发点,首先是剪贴。

我在高中摘抄和剪贴了好几本笔记。大学后期开始用 为知笔记,到现在第十个年头,笔记 6K +,是最早一批 VIP,并打算一直续费下去。在有了 Evernote、OneNote、有道云笔记 等竞争者的今天,为知算不上多优秀。但前身是『网文快捕』的为知,剪贴线上内容一招鲜,对样式的兼容程度暂时没有看到竞争者。

十年里见过太多网站和服务下线,也有作者自己删文。当时只留链接的,现在很多成了死链。所以我不能真的只留『关键词 + 钩子』,而是要一份资料的 完整拷贝 。我也很早意识到,记笔记负担一定要小,不能干扰正事,要容易坚持。所以操作麻烦的,拷贝资料之后格式识别会崩的,不能跨平台同步的,都被淘汰出局。

就因为这点,为知的小缺点都无伤大雅。何况为知还跨平台,PC 本地全量备份(可离线),手机部分缓存(省空间)。何况它还开源,有自建私服的选项。它对 Markdown 的支持是真的弱,所以我用 Typora 当外部编辑器。

一旦确定原始材料的归宿,剩下的工作除非完全不兼容,都会围绕着它进行。之前资料太多,试过分目录,成效不好,改为标签 + 搜索。现在学会了 二次整理笔记,还有在拷贝基础上 关键词概括 + 钩子,就会在整理笔记时,增加一种笔记类型,专门概括和索引其他笔记 。为知支持笔记内链,虽然功能很弱。

大纲 和 思维导图 是没有的,需要整理思路时,只能引入 幕布。还好幕布也是跨平台同步,所以也买了 VIP。

文档工作流的一部分,原始素材以及基于原始素材的链接,在为知笔记上进行。

这是我的版本,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。

就好像我通过上面提到的几位在 认知 和 写作 方面的老师(他们好像都学心理学和会编程),知道了卡片式写作,知道了 Scrivener、Gingko、Devonthink、Roam research 这些工具,看着很高大上,是否适合我,如何从当前的工作流迁移,还需要尝试和磨合。

最后

不知道这篇算不算自底向上生长的成果。我是带着问题,看了很多文章之后,加上自己的思考,在相对成熟的时机,写了这些文字。果然,比之前那篇写起来要顺利很多。

最终成文要组织调整这些材料时,仍然是一个向下分解的过程,但是分解到具体观点,素材已经等着我了。

果然人不能闭门造车,要多学习。不过没有痛苦思考的过程,可能也体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。子曰:『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』。

先聊到这,回头要把《风格感觉》看完,把 6 千多条历史笔记整理一下。


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
本文为本人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本作品可自由复制、传播及基于本作品进行演绎创作。如有以上需要,请留言告知,在文章开头明显位置加上署名(Jayce Chant)、原链接及许可协议信息,并明确指出修改(如有)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谢谢合作。
请点击查看协议的中文摘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