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恩法则 和 海因里希法则:李鬼的诞生

很早之前,就对所谓的『海恩法则』有印象。具体怎么接触到的已经忘了,可能是公司组织的培训,也可能是纯粹在网上无意中浏览到。

它对生产安全的重视,还有强调在小问题中发现重大事故的隐患,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不过这不是我真正想聊的。

起因

概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,但因为没有实际应用,并没有特意记忆。我并不能复述出它的细节,特别是 300-29-1 的这个比例,有时候甚至连名称都回忆不起来。

『我记得有个什么法则,说的大概是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前,其实已经有多少个小事故发生过,以及更多的无伤害事故被忽视。』这个表述,连名字都不记得,到处是好像、大概的语气,说服力大打折扣。

所以有一天想记录下来,好好学习,好让下次引用可以准确说出这个 Ohain’s Law。

印象里模糊记得 海恩法则 和 Ohain’s Law (O is silent 让人印象深刻),用中文一搜,果然有大量结果,各个百科、文库、门户网站的文章。

(在写这篇文章时,重新搜了一下,有 BD 百科、MBA 智库、360 百科、互动百科、搜狗百科、搜狐新闻(引用的 JieFangJun 报)、TX 网、安全管理网 …… 现在认真再看一下,百科都是互相引用,文章也都没有查证。)

这些结果无不指向这样一些信息:帕布斯·海恩,德国人,涡轮喷射发动机发明者,航空界关于安全飞行的法则。

不存在的 Ohain’s Law

但这就是关于 提出者出处 的全部信息了。以 BD 百科为例,整个词条约 4 千字,其中关于安全管理、企业经营、职场、启示,再延伸到『墨菲定律』用了 3300 多字。而关于 提出者 和 提出的背景 只有一句:

海恩法则(Ohain’s law),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·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,多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,特别是安全管理中。

其它来源在后续话题扩展上有所增减,可在 提出者、背景这块,非常地一致。尝试求助于维基,并无此词条。

我是擅长推导而不擅记忆的人。无法背诵那些洋洋洒洒的理论,而是希望理解 提出者 当初的情景,然后跟他一样顺理成章地得出相似的结论。

可单凭这些信息,并不足以了解 提出者 是什么人,在怎么样的背景下,因为什么契机,提出这样的理论。

我改为用 英文关键词 Ohain's Law 搜索。

这样我得以了解 Hans Joachim Pabst von Ohain (1911 – 1998) 这位德国物理学家,喷气发动机的发明者。可是英文维基长达 2600+ 个单词的词条里——不可谓不详细——仍然毫无 Ohain's Law的踪影。其他搜索结果也都是关于 海恩 先生的信息。

如果说中文互联网关于『海恩法则』的介绍,是只有内容而忽略了出处;那么 “Ohain’s Law” 在英文互联网直接不存在。

海因里希

我一筹莫展,疑惑重重,不断改变关键词的组合,尝试找到一丝蛛丝马迹时,直到 Heinrich's Law 进入了视线。(在哪突然看到我已经忘了)

改为用它做关键词搜索,得到以下信息:Herbert William Heinrich(1986-1962),30 年代 美国工业安全先驱,保险公司主管,75000 多份事故报告,Accident Triangle …… 故事终于被串起来,一切都 make sense。就是它(事故三角),就是他(海因里希)。

知名的李鬼

这时 “Heinrich’s Law” 讲了什么,反而不是重点了。重点是,”Ohain’s Law” 是怎么来的。

我现在已经非常肯定,它是李鬼。(注意,说的是这个 Law 是李鬼。Ohain 先生是货真价实的科学家,跟 Heinrich 先生八竿子打不着。)

我们来对比一下 李逵 和 李鬼。

我尝试用 『海因里希法则』搜索,发现是有结果的。但是排面小得多。

例如说它同样有 BD 百科词条,这个词条还是经过『科普中国』审核的。但只有 1800 多字,而且里面有 近 700 字是讲出处的,跟 『海恩法则』长篇大论的扩展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
还有,『海因里希法则』的 BD 搜索结果里,有名的网站只有 BD 百科一个,剩下的网站,学习啦、酷知 等等,都名不见经传。

看数字就更直接了,『海因里希法则』只有 593,000 条,即使考虑到 Heinrich 还有 海恩里希的译法,把『海恩里希法则』的 84,100 个结果加上,一共也只有 六十七万七千一百 条。『海恩法则』的结果有 1,220,000 (一百二十二万)条。

李鬼 远比 李逵 传播范围广。

一些猜测

前面说,这些信息看起来高度一致,现在想想,根本就是互相照抄的。

巧合?

你会说,有没有可能两位先生都提出了类似的理论?我也不敢说完全不可能,大家自己感受一下:

海因里希法则

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,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,另外还有一起重伤、死亡事故。

海恩法则

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,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。

它们都有 300:29:1 的数字,都有一个金字塔图,都用于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,提出者的名字(中文译名)非常相似。与此同时,后者还完全没有任何英文资料。这个没有资料是指,以 Ohain's Law 搜不到任何结果之余,Ohain 先生的资料也完全没提及他提出类似的理论。

英文资料缺失?

你可能又会说,凭啥以英文资料为准啊,中文资料就不权威吗?可能是他们美国的资料缺失了。

是这样的,两位先生都不是中国人,也没有在中国生活、工作过。海因里希 是美国人,发表理论用的自然是英语;海恩 是德国人,后面移民美国,并且拿了美国工程学最高奖,他的知名理论应该 德语 和 英语都有发表。

所以关于他们的理论,必然以英语发表(海恩 也可能早年先以德语发表,但在美国知名以后应该也有英文译介),然后通过翻译介绍到中文知识界。英文 资料不仅应该有,而且考虑到传播距离 和 译介有选择性,理应比中文资料更丰富。

一手资料因为来源 作者、作者身边的人 以及 记者、传记作者 等多个渠道,内容 和 行文 上会表现出更大的多样性。中文知识界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接触国外一手资料的机会 和 翻译的能力,更多是引用翻译,相对就会比较单一。(当然这种数量关系有一个例外,就是一个外国人,他在中国的影响力比在他本国还要大,以至于使用中文的研究者 比 使用他母语的研究者还多。)

误译?

这样看来,应该是 Heinrich 在翻译介绍的过程中,被误简略为 海恩,闹的误会。

但是 误译、误会,都只能解释这个故事的开头,而没办法解释这样的内容:『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·海恩提出的一个 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 的法则』。

试想一下,在 Accident Triangle 的某个翻译版本里,只提到了 海恩里希,没提到是哪个 海恩里希,然后传播过程中,把 里希 弄丢了。可能原本的版本就提到了 “XX’s Law” , 也有可能中文先给加上法则。

这时有人拿到这版翻译,完全没提 海恩 是谁。他很受启发,也想知道 理论作者,于是他(中文的 海恩 为关键词)找到了德国物理学家 帕布斯·冯·海恩。

不知哪来的信心,他猜测就是这位 海恩了(正如我现在猜测事情经过的做法),试图拼凑一个带 作者背景 的 『海恩法则』。

可即便这样,跳过了身份认证,得到的也只是『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·海恩提出的一个法则』,还得有人接着脑补,海恩 先生是如何收到启发的呢?根据他的身份,必然是 在航空界,从飞行安全中得到的启发。至于一个飞机发动机专家是否有做过飞行安全的研究,无人查证。我甚至怀疑,这里面混入了 幸存者偏差 的提出者 Wald Ábrahám 的故事。

以上当然都只是个人猜测,当不得真。但真实的传播情况可能已经无从考究,我认为这算一个相对合理的猜测。

先后?

更好笑的是,看到有些网友注意到了同时存在『海恩法则』和『海因里希法则』。

BD 文库 就有人把两者并列在一个文档中。然后呢,他注意到什么,说什么了吗?并没有。他只是一个复读机,一个复制黏贴的机器,把它们放在了一起。

BD 知道 就有人问,两者有啥区别,谁先谁后。居然有人一本正经地回答两者的不同(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简直是睁眼说瞎话),并且说:

海恩法则在前,海因里希法则在后。

先不说对两者高度雷同视而不见,看看这个先后问题,海因里希 比 海恩 年长 25 岁。1931 年 保险公司助理主管 海因里希提出 事故三角 理论(即 海因里希法则)时,哥廷根大学二年级的大学生 海恩 才 20 岁,尚未毕业(1930 年高中毕业,1935 年攻读博士学位),要到 1936 才完善理论开始申请专利,到 1937 年才完成发动机模型开始测试 并在同年获得专利。大学生 海恩 如何能在 1931 年之前就从飞行事故中比 海因里希 更早得出相似的理论?


我能理解『海恩法则』比 『海因里希法则』更容易传播,因为前者更短。也许有更深层的、我们不知道的原因,但是短足以解释很多。更好记忆,更符合国人对人名的习惯。试想你在书上或网上匆匆一瞥,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忆,完全有可能只记得『海因』或 『海恩』开头。然后你一搜 ……

我理解一些网友纯粹不巧拿错了关键词,从此被关键词困在了 信息茧房 里,需要碰见另一个关键词才得以释放。(之前的我就是这样)大家都很忙,拿来的论据直接用了,没有时间(或缺乏相应的『科学』素养)进一步检索。

那这些已经发现了 李鬼 或者 六耳猕猴 的人,居然丝毫不觉得违和,甚至还自圆其说,就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了。(__ 是个好东西)

更难以理解的,是那些对着可能是误译的、内容不全『海恩法则』,能不查证就把 Ohain 的信息往里添加,脑补这是『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』。

感触

因为上述内容,很多是基于查到的资料的(合理)猜测,并不敢说是结论。我也是有等打脸的觉悟的。所以只能说一下查资料中间的感触。

互联网信息质量不高

首先,感慨中文互联网的 信息质量 不高。

我们现代化起步比较晚,很多领域包括信息化都是追赶者;现在有了很大进步,甚至个别领域反超,但不得不承认大量历史积累 和 某些领域的最新成果,仍然是 以英文资料 存在。然后你懂的原因,引介学习这些信息,还有各种阻碍。(理解这些阻碍的出发点,但对做到现在这种程度持保留态度)

你可能说,这次刚好查国外的信息,如果查国内信息呢?老实说,如果不是大热的理论,外文未必能查得到。但由于一些原因,国内的信息即使在中文互联网上,检索结果的质量依然不高。这些原因包括,缺乏一个足够好的中文搜索引擎,和大量 劣质信息稀释了有效信息的密度 。前者不必解释,后者是指因为一些短期 KPI 的驱动,很多平台网站 容忍乃至鼓励粗制滥造 的内容。

忍不住提一嘴的是,无论是不够好的搜索,还是求量不求质内容,BD 都与有荣焉(看看上面的 BD 搜索、 BD 百科、 BD 文库)。不过好像悲观早了, BD 还要做信息流,所谓 BJ 号,营销号横行,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,东拼西凑连句子都不通顺的内容,连李鬼都不如——人家起码句子是通顺的。

很多千篇一律,洗稿抄袭,乃至胡言乱语拼凑的内容,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。

建议

已经很克制了,还是说多了。说说对普通人的建议吧。

  • 不要道听途说,要有 求证精神。当然不建议像我这样啥都好奇。最起码,涉及 工作、金钱、健康、法律 这几方面的内容,上点心。

  • 培养 逻辑思维,认识常见的逻辑谬误。

  • 生活中留心观察,建立判断的 常识基线

    举例说,一个人从没买过鳕鱼,从没了解理财,自然无法判断说 18 块一斤的鳕鱼,和 18% 的月收益 是个什么情况。但只要稍有留意,知道常态的基准线在什么范围,你就能马上知道两个都是骗子:前者大概是 油鱼冒充,后者只能是骗局。

  • 学好英语,最低限度能阅读。有些人未必是英语水平问题,纯粹思维惰性。(因为哪怕英语还行,不是母语脑细胞用得多一些。我英语烂我理解。)

    那就推荐 AI 翻译,比 GG 翻译还好,非关键的信息可以用来偷懒:https://www.deepl.com/translator

  • 善用工具,培养 信息检索、处理 的能力。

    像是懂得高级搜索,能理解正则表达式,知道互联网的一些高级玩法,乃至懂一点编程入门。

    如果觉得有点难,那么最基本的,不用 BD 搜索,有条件用 GG,没条件用 bing,也是一个开始。

最后

海因里希法则 对 20 世纪的 健康与安全文化 造成重大影响,引起人们对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视。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,批评主要集中在

  1. 直接给出确切的数字具有误导性,因为在不同领域这个数字差距很大。
  2. 过分强调个人行为,而忽视了对制度的关注。油气行业的研究表明,通过预防减少了轻微事故,事故 SW 人数并未相应下降。

这个理论提出已经过去了 90 年,有发展,有研究,也有质疑和批评。觉得这个 Law 很有启发,不代表要拿长篇大论来当金科玉律。恰恰相反,真正了解它的背景和发展,才能化为己用。


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
本文为本人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本作品可自由复制、传播及基于本作品进行演绎创作。如有以上需要,请留言告知,在文章开头明显位置加上署名(Jayce Chant)、原链接及许可协议信息,并明确指出修改(如有)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谢谢合作。
请点击查看协议的中文摘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