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起源

作为广东人,我专门了解过『广东』 和『粤』这两个名字的来源。也大概知道其它一些省份名字的起源。

印象里是以自然地理命名为主。在地名里出现东南西北还有阴阳(山南水北谓之阳)的,一般都是用来指示在某个地理标志的旁边,而这样的名字很常见。

真的是这样吗?我也不确定。300 多个地级行政区就算了,34 个省级行政区不多,那就查一下。

溯源时我会尽量追溯最初的源头。例如两广以及广州的『广』,很容易查到来源于广信,但查询不会就此终止,如果可能还是要查出广信的『广』哪里来。又例如甘肃的『甘』来自甘州,而甘州的『甘』,则据传来自城内的甘泉。这种追溯并非总是可行,实际上大多数古地名都无法进一步查证来源,如果追溯到山川河岳的命名,更没有什么道理可讲。

简称也会列出来源。由于简称往往不止一个,不再统计数量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统计分类。

本文并非原创研究,也不是严谨学术文章,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的整理。

内容来自对网络公开信息的整理,主要参考维基百科(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),个别兼有参考百度百科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),交叉比对的词条数量太多,不一一列举。

对于多种说法的情况,会尽量将不同说法列出,只略去个别明显不合理的说法。同样,分类标准也并非毫无争议,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,这时纯粹依据个人判断。

如有错漏,欢迎留言指正。

目录

[TOC]

自然地理

这类命名,名字里的关键信息来源于自然的地理标志,如山脉、江河、湖泊等。两广这样『广』字来源于历史事件的不算。这类命名往往作为地区泛指先出现,在成为习惯叫法很多年以后再确认为正式的行政区。

这一类的数量确实最多,达到 18 个,刚好过半,但是仍然比我预期中的要少。我本以为会占压倒性的大多数。

自然地理的范围太广,还能进一步分类。其中山脉 2 个,江河 8 个,湖泊 3 个,海洋港口 3 个,能明显看出地理特征但不好分类的 2 个。二级分类里,以江河命名的最多,甚至有 3 个行政区,名字直接就是江河名本身(包括古称或简称)。这也很正常,毕竟人类文明就是在大河流域孕育的。

山脉

山西

太行山以西。原为地区泛指,春秋时属晋国。秦及以后各代,山西地区都属于政权的腹地,并有多个朝代在山西地区建立陪都。

唐宋时境内大部分属于河东道(路),取黄河以东。时至今日,黄河仍然是山西和陕西的分界线。直到元朝设河东山西道,直属中书省,『山西』开始出现在行政区名上。明朝设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正式成为行省,山西彻底取代河东成为行政区名。

简称晋,春秋时境内为晋国之地。

山东

太行山以东。『山东』的说法最早出现于战国,金代以前是一个地区泛指,先秦指崤山和华山以东,唐宋指太行山以东。

境内在唐时分属河北道和河南道,宋时主要属京东东路。南宋时山东全境被金占领,金设山东东路、山东西路两路,『山东』开始作为行政区名。元时为山东东西道,属中书省。明朝设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正式成为行省。

简称鲁,有时也称齐鲁或齐,因春秋战国时境内主要为齐国和鲁国。

江河

河南

古黄河以南。秦汉以前河专称黄河,河流称川或水,后来才逐渐变成通称。

楚汉之争时项羽封申阳于原韩国三川郡(黄河、洛水、伊水为三川),为河南国,后亡于汉,改河南郡,为西汉京畿地区直属七郡之一,大约相当于今洛阳及周边地区,是今河南境内最早以『河南』为地名。

唐改河南府,属都畿道(即东都);同时期有河南道,约为今山东全境、河南全境(除洛阳)加上安徽和江苏北部。宋初将两京归入河南道,但很快又重新划分十五路,其中并没有河南路,河南府属京西北路。元设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,简称河南省或江北省,辖下的河南江北道接近今河南大部加湖北北部。明设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基本与今河南一致。

河南简称豫,境内为禹贡九州的豫州之地。《周礼》解释说『禀中和之气,性理安舒,故云豫也。』豫为安乐、安逸之意。

河北

古黄河以北

秦置河东郡河北县,为『河北』最早见于地名,但此时的河北只是一个县,大约在今山西南部。

唐设河北道,开始包括今河北全境及邻近省的部分地区。宋改河北路,金分河北为东西两路。元时因紧邻大都,分属中书省的京畿山后道和燕南河北道。明清属(北)直隶。民国被分为察哈尔、热河、河北三省。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原河北行政区。

河北简称冀,境内为禹贡九州的冀州之地。又因春秋战国时境内有燕赵两国,又称燕赵之地。

江西

长江以南的西部。秦汉以前江专称长江,汉称『大江』,六朝开始出现『长江』的记录。

唐初设江南道,取长江以南之意。玄宗时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、黔中道。江南西道即江西前身,包括今江西及湖南全境、湖北及安徽南部部分地区。肃宗时设洪吉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,代宗时改江南西道观察使(通称江西)。后升为节度使,懿宗时改江西节度使,管辖今江西全境,为『江西』一名的开始。

宋初复设江南路,真宗时又分为东西两路。元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,包括今江西大部和广东西部以外全境,正式使用『江西』作为行政区名。明设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基本与今江西一致。

简称赣,来源于境内最大的河流赣江(又写作灨)。又因为从北往南看在长江右边,被称为江右,与之相对江东又称为江左。

浙江

取自浙江,即钱塘江古称。一般认为,钱塘江古称『浙江』,见于《山海经》、《越绝书》、《史记》、《水经注》等古籍,又称『折江』、『之江』。

浙江境内在春秋战国时属越国,后亡于楚。秦灭楚后设会稽郡。

唐初设江南道,玄宗时分出江南东道,肃宗时又分江南东道为浙江东道、浙江西道以及福建道,是『浙江』二字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名,浙江二道合称『两浙』,辖境大致为今天苏南、皖南、上海及浙江全境,与今天吴语区相仿。

宋设两浙路。元代在两浙及福建设立江浙等处行中书省,治杭州路。明设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开始和福建分开,辖区与今基本一致。

简称浙。因为境内为古百越中的于越的核心区域,也是春秋时越国所在,有时也称为越。

上海

取自上海浦(即黄浦江),吴淞江(今苏州河)北支流;另有下海浦,在今虹口区,已被填平。

上海地区早在晋朝已经有渔民聚集发展出商贸集镇,到唐天宝年间设华亭县,属苏州。南宋时华亭县属嘉兴府,于上海浦西岸设市镇,集市名上海市,镇名上海镇,为『上海』首次见于地名。

元朝时华亭县升格为松江府,辖华亭县。后以『华亭地大人众,难理』析华亭县东北置上海县,仍属松江府,为上海建制之始。至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,上海县筑起城墙。此时松江府已较为富庶。

1843 年《南京条约》上海作为通商五口开埠。1845年中英《上海租地章程》开始租界历史。此后法国与美国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。租界逐渐形成不受中国管辖,拥有独立司法、行政权力的地区。之后历经数次扩张,范围基本为今上海的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地区。凭借独特的政治制度和地理位置,上海开埠后逐渐发展为远东最繁荣的经济和商贸中心。新中国成立后,上海市从江苏省划出,设为直辖市。

简称沪,源于古时当地人创造的一种名为“扈”的捕鱼工具,东晋时松江入海口称之为沪渎(今上海市青浦区东北旧青浦镇西)。有时也称申,相传上海西部战国时曾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封地。

辽宁

辽河永远安宁之意。

东北地区在古代大部分时间属于渔猎民族活动范围,先秦时期有肃慎、秽貊、东胡等民族,与汉族并称东北四大族系。汉至唐期间,境内先后有高句丽、挹娄、室韦、靺鞨等民族活动。

战国时燕国在辽宁地区设置辽东、辽西两郡,为『辽』最早作为行政区出现。中原对两郡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唐末。西汉征服卫满朝鲜之后,一度设置乐浪、玄菟、真番、临屯四郡,合称汉四郡。但到西晋时因不堪长期与高句丽和百济作战,侨置辽西而丢失。

东北境内先后建立过扶余国、高句丽、渤海国等国,渤海国后成为唐的属国。唐以后先后是辽朝与金朝的统治范围。

元朝开始将东北纳入中央王朝管治。明朝在东北境内设置都司、卫所等军事机构,对当地民族实行招抚、羁縻政策。清初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起源禁地,禁止汉人入内,并作为流放犯人之地,设东北三将军镇守。

南部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,又称奉天将军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 年)裁三将军,改东北三省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虑到『奉天』取自『奉天承运』,君主思想浓厚,改今名。

简称辽。辽河旧称巨流河,西汉前称句骊河。

因为东北地区历史上诞生过辽朝,很容易让人觉得辽宁的辽来自辽国。但实际上在战国时燕国就有辽东、辽西两郡,很可能就是以辽河作为分界线,比辽国的诞生要早得多。辽的国号从契丹改为大辽,也有可能是受辽河影响。

吉林

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,意为沿着松花江,原指今吉林市。

(部分内容参考『辽宁』一节)

清顺治时设宁古塔昂邦章京,康熙时改宁古塔将军,后移驻吉林,改称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,吉林从城池名变为行政区名,包括今吉林全境、黑龙江东部、辽宁北部,以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。沿海地区在 1860 年的 《北京条约》被全部割让。1907 年改省,1954 年省政府从吉林市迁到长春市。

简称吉。

黑龙江

来自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,满语萨哈连乌拉,即黑水。

(部分内容参考『辽宁』一节)

康熙时设镇守黑龙江等处地方将军,辖今黑龙江西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,黑龙江开始作为行政区。1907 年改省。

简称黑。

湖泊

湖南

取自洞庭湖以南

湖南境内在唐玄宗时分属山南东道、江南西道和黔中道。

唐代宗从江南西道分置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,又称湖南道,辖衡(今衡阳)潭(今长沙)在内五州,后增至七州,为『湖南』之名首次出现。

宋时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。元设湖广等处行中书省,包括今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海南及广东西部,先设宣慰司于衡州,后迁潭州;今湖南境内主要属于岭北湖南道。

明属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包括今湖南湖北(广东及广西布政使司已从湖广分出)。清初沿明制,至康熙时分湖广左、右布政使司,后改湖广右为湖南布政使司,正式成为独立行省。

简称湘,来自贯穿全境的河流湘江。

湖北

取自洞庭湖以北

唐以前湖北境内大部分时间属于荆州,唐玄宗时将江南道分置为三道,今湖北境内分属山南东道、淮南道、江南西道和黔中道。

宋改道为路后,湖北分属荆湖北路和京西南路。元设湖广等处行中书省,湖北主要属江南湖北道,北部则属河南江北行省河南江北道。

明至清初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已不再包括两广地区,但两湖仍同属一省。康熙时分湖广左、右布政使司,后改湖广左为湖北布政使司,正式成为独立行省。

简称鄂,因武汉周边在西周属于鄂国。鄂国原在河南南阳一带,受晋国压力南迁。后境内诸侯国都被楚国吞并,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,所以又称为楚。又因湖北全境属禹贡九州的荆州,又称荆、荆州、荆楚。

青海

青海湖得名。

青海东部自汉朝开始纳入中央王朝控制,至隋朝控制青海全境。

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夺取西宁,至元朝重新并入中央管治。元以前属鄯、廓二州,北宋改鄯州为西宁州,为西宁名字之始。

元时大部分属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。清改西宁府,属甘肃省,西宁以外的大部分地区,设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,又称青海办事大臣,驻青海湖东,是『青海』作为行政区的开始。

乾隆时青海办事大臣移驻西宁,改称西宁办事大臣。民国初改西宁办事长官,仍驻甘肃西宁。1929 年设青海省,省会西宁县,西宁不再归属甘肃。

简称青。

海岛港口

海南

海南岛及周边南海诸岛。取南海(实际上是琼州海峡)以南之意。

海南岛从西汉开始纳入中央管治,属珠崖郡(今海南琼山)、儋耳郡。东汉平交趾(今越南北部),珠崖县归交趾刺史部(今广东、广西、福建漳州及越南北部)。之后海南岛及雷州半岛地区一直归属两广所在行政区。

明以后归属广东,至 1988 年独立建省,取岛名为行政区名。

唐代在岛上建琼州,简称琼和琼州海峡得名于此。

香港

地理上指香港岛、九龙半岛及周边岛屿。香字来历有多种说法,一说由于东莞香料在此转运,一说源于叫香江的溪流。而港则因为此处是天然良港。

香港开埠之前归属广东,历属番禺县(今广州)、宝安县(今深圳)、循州(今惠州)。

1810 年代,英国东印度公司勘探珠江口香港一带地形,英国人于香港岛赤柱登陆后,获原居民陈群引路到香港岛北部,行经香港村(今黄竹坑旧围)时从陈群的蜑家话回答中得知『香港』发音,后成为整座岛屿的总称。英治时期的香港旗有『阿群带路』图纪念此事。而香港村的得名,则有上述两个说法。

香港因两次鸦片战争签署的《南京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被英国强租为殖民地。1997 年回归后设特别行政区。

简称港。雅称香江。

澳门

本名蠔镜澳(后蠔改濠),指盛产蚝且水域如镜的港湾。澳指海边湾区可以停船的地方,即泊口。因澳外有名为『十字门』的水域,所以称澳门

澳门被葡萄牙强租之前属广东,历属番禺县(今广州)、封乐县(今江门新会西北)、宝安县(今深圳)、东莞县(今东莞)、香山县(今中山与珠海)。

明代时葡萄牙人在屯门海战大败,开始转向澳门寻找地盘,先以贿赂获准在澳门暂居,后经公开将贿赂转为地租。清末葡萄牙停止向清朝交地租并占领关闸,后迫使清政府签订《中葡和好通商条约》,规定中国同意葡国永居管理澳门,再后来扩展边界,并划定澳门的界址,使澳门沦为殖民地。1999 年回归后设特别行政区。

简称澳。

其它

以下两个能看出是以自然地理命名。陕指陕塬,『陕』和『塬』都是对地貌的描述。川为平川广野,指的是四川盆地。

陕西

陕塬以西之意。周朝初,周公召公以陕塬(又名陕陌,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内)为界,分陕而治。『自陕而东者,周公主之;自陕而西者,召公主之。』关于陕,《直隶陕州志》有『山势四围曰陕,环陕皆山故曰陕』。塬则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地貌,周围被流水冲刷形成沟壑,边缘陡峭,顶上保持比较平坦的状态。

唐朝陕西地区属京畿道,直属中央。安史之乱后在今陕西、河南之间设陕虢华节度使,后改陕西节度使,兼神策军(禁军的一支),为『陕西』之名的开始。

宋朝设陕塬以西为陕西路,包括今甘肃部分地区而不包括秦岭以南地区,『陕西』开始成为行政区。元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。明将甘肃划入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改奉元路为西安府,为西安之名的开始。清朝将陕西布政使司左右分治,后发展为陕西省和甘肃省(含宁夏)。

简称陕。又简称秦,因境内在春秋战国主要为秦国领地。

四川

川峡四路的总称。

先秦时期,蜀地已有部落政权。秦攻占蜀地,置巴、蜀二郡,蜀地开始进入中原视野。

唐置剑南道(剑门关以南),肃宗时分剑南节度使为剑南西和剑南东两节度使(川是平川广野之意)。宋灭后蜀后置西川路(治成都府),后多次分合。先分西川路置峡路(治夔州,今重庆奉节),称川峡二路。再分西川路为西川西路(简称西川,仍治成都)和西川东路(简称东川,治利州,今广元),为川峡三路。又并东川入西川为二路。后西川路兵变,平叛后宋廷深感『西蜀辽隔,事有缓急,难以应援』,分西川路为益州、利州二路,峡路为梓州、夔州二路,均以治所命名,合称川峡四路,简称四川,设四川制置使。这是『四川』名字的起源,但其时还不是正式行政区。

元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正式成为行省。此时的四川省还包括重庆路。重庆从清末《马关条约》开始成为通商口岸,抗日战争时期升为陪都,从四川分出,新中国成立后设为直辖市。

简称川。因先秦时期境内分属巴国和蜀国,又简称蜀或巴蜀。

组合命名

所谓组合命名,是指行政区在调整设置时,从辖区里最主要的州府,各取一字,组合为名。这种组合得到的名字一共有 4 个。

如果细究的话,来源的两个字本身又可以进一步分类。

甘肃

甘州(今张掖) + 肃州(今酒泉)。

其中甘州在西魏时由西凉州更名,以城内甘泉遍地,泉水清洌甘甜而得名。肃州在隋朝建立,肃字来源未见记载,推测为肃清边患之意。

甘肃境内是周人和秦人的发祥地。春秋时东部属秦,西部属西戎。汉时归凉州。

唐时甘肃一带分属关内道、陇右道和山南道,其中最大的是甘州和肃州。

宋时归西夏,西夏取甘州和肃州首字,置甘肃军,『甘肃』正式成为行政区。

元一度设西夏中兴行省,后移治甘州路,改甘肃等处行中书省。明划入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。

清分陕西西部为巩昌省,后改甘肃省,管辖整个西域。清末新疆单独划出,民国将青海、宁夏单独建省,甘肃形成现在的区域。

简称甘。又简称陇,来自境内的山脉陇山,即六盘山。

江苏

江宁(今南京) + 苏州

其中江宁取江南安宁之意。苏州原名姑苏,原为姑胥,是禹舜时胥的封地,后因吴语中胥、苏音近改为苏。胥本义为小吏。

江宁

西晋改东吴都城建业(今南京)为秣陵县,又分出临江县,次年改名江宁县,为『江宁』名字之始;又从秣陵县分出建业县,又改称建邺,后避司马邺讳改建康。东晋及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均建都建康,连东吴在内为六朝,故称『六朝古都』。

建康城在隋灭陈后被下令『平荡耕垦』,夷为平地,合建康、秣陵等县为江宁县。唐初以江宁县置江宁郡,后置升州。五代吴改金陵府,南唐改江宁府,是南京全境(大致)最早以江宁为名。此后历代多次改置,至明朝改应天府,前期为首都,成祖北迁后为陪都。清初降格为江宁府,为江南省首府。

苏州

传说舜封胥于江东,从此称江东一带为姑胥,姑为古吴语拟声词,无义。胥在江东灵岩山下建姑胥城(今苏州吴中区木渎镇)。周时泰伯奔吴,后代迁姑胥城,以胥有狱卒之意,改胥为苏

吴王阖闾在灵岩山建姑苏台,灵岩山为姑苏山。春秋战国时姑苏城历属吴国、越国、楚国江东郡。秦改江东郡为会稽郡。隋灭陈后,废吴郡,以姑苏山为名改吴州为苏州,是『苏州』作为地名的开始。

唐时为江南东道治所。北宋末升平江府,元改平江路,明改苏州府,直隶南京。

江苏

江苏境内在春秋时属吴国。明以前一直分属不同行政区。

唐初分属江南道、淮南道、河南道。宋代分属江南东路、两浙西路、淮南东路、京东西路。元初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,后以长江为界,分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江浙等处行中书省。

明建都南京(后为陪都),今江苏省、安徽省和上海市境内州府直属中央,为直隶(迁都后为南直隶)。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,治江宁府,设江南左、右布政使司。康熙时,江南右布政使司改江南苏松常镇太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简称江苏布政使司,为『江苏』一名的开始。乾隆时将安徽、江苏两省列入《大清会典》,史称『江南分省』。

简称苏。

安徽

安庆 + 徽州(今黄山市大部、绩溪、婺源)。

其中安庆于南宋由舒州改置安庆军,后因宋宁宗曾任安庆军节度使升为安庆府。徽州原名歙(shè)州,南宋平定方腊之乱后改名徽州,是徽文化的发源地。

安庆

隋改熙郡(今安庆)为熙州,再改为同郡。唐改为舒州。北宋徽宗时置舒州德庆军。

南宋高宗升潜藩康州(今肇庆德庆县)为德庆府,后因德庆军与德庆府同名,取『同安郡』的安与『德庆军』的庆,改称安庆军,『安庆』之名始于此。宋宁宗时升安庆府。

徽州

隋灭陈后,改新安郡为歙州(今安徽歙县、绩溪、黄山市部分地区、江西婺源等地)。宋徽宗宣和年间,方腊于歙州起义,次年被平定。歙州因此改州,以徽岭、徽水(今绩溪县西北)为名。

安徽

安徽境内情况与江苏类似,明以前分属不同行政区。唐初分属江南道、淮南道。宋朝主要分属江南东路、淮南西路。元朝主要分属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。

明朝与江苏同在南直隶,清初改江南省,设江南左、右布政使司。康熙时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江南安徽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简称安徽布政使司,为『安徽』一名的开始。乾隆时『江南分省』,列入《大清会典》。

简称皖,因安庆府境内有皖山(天柱山)、皖水(皖河),先秦时曾有皖国。有时也简称徽。

一个题外话

江南省省会一开始在江宁。清初江南省分左右布政使时,右布政使移驻苏州,负责今江苏地区;左布政使留在江宁,负责今天安徽地区。江宁虽然在右布政使的管辖下,却是左布政使的驻地;直到近一百年后,安徽布政使才正式移驻安庆。南京是安徽省会的说法,并不是毫无根据。(手动狗头)

福建

福州 + 建州(今建瓯市周边)。

其中州唐开元年间由闽州改置,得名于州西北的福山。建州为唐改建安郡所置,得名于东汉献帝的年号。

建安四县

福建境内在先秦时期属于百越地区,为闽越。战国时越国(今浙江境内,为于越)亡于楚,于越人一支外迁到闽中地区,与当地闽人一起建立闽越国,又叫东越。

秦时设闽中郡,治东治,废去闽越王王位,降为君长。汉初复封闽越国,至武帝时叛汉被灭,宫城焚毁,越人北迁江淮。东治设侯官驻守,闽地远属会稽郡管辖。汉昭帝时遗民渐多,设治县(今福州市区及闽侯县一部分),东汉初改东侯官都尉。

东汉献帝建安元年,会稽太守孙策攻侯官,废侯官都尉,并在侯官北面设建安(今建瓯)、南平、汉兴(今浦城)三县,取『建安年间,南方平定,汉室复兴』之意,连侯官在内,为福建境内最早四县。

福州 与 建州

三国时东吴以会稽郡南部诸县设建安郡,治建安县。自晋至唐初,今福州、南平周边地区几经改置,先后改闽州、泉州(今福州,与今泉州不同)、建安郡等。

唐高祖武德元年置州,初治闽县,四年移治建安县,六年以闽县复置泉州(与建州并设)。睿宗时泉州改闽州,玄宗时以闽州西北福山为名改州。泉州(福州)先后还析出漳、汀、武荣(后升泉州,即今泉州)诸州,福建各州基本成型。

福建

唐时福建境内属江南东道,安史之乱后期,肃宗在境内设福建观察使,辖福州、建州在内的数州,为『福建』名字的开端。宋置福建路,接近今辖区。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。明设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辖区基本维持至今。

简称闽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『闽在海中,其西北有山,一曰闽中山在海中。』汉代《说文解字》中说『闽,东南越,蛇种。』可见古闽人有蛇图腾崇拜,而这也体现在了『闽』字当中。

特殊含义

这类命名方式,名字里的关键信息具有特殊含义。除了北京的京字代表首都以外,其它名字大多是纪念重要事件。

这一类命名有 6 个。

北京

北方的首都之意。京本义为人工筑的高丘,引申为高大。因为国都大多建在高地,后泛指汉字文化圈内的国都。

北京地区的建城历史已有三千多年,历来是北方边防重镇。先秦时期境内先属于蓟国;蓟被燕所灭后纳入燕国。秦设蓟县(约为今北京西城区,不是天津蓟县),为广阳郡治所,属幽州。西晋时幽州移治范阳(今北京到保定之间),十六国后赵时迁回蓟县。唐代安禄山、五代时刘守光分别在此建立过割据政权,国号均为燕。

后晋为了打败后唐,向契丹称臣,割让燕云十六州,其中包括幽(今北京)、顺(今北京顺义)、檀(今北京密云)、儒(今北京延庆)四州。北京地区开始纳入北方民族的控制范围,为辽、金打开了进入中原的大门。

北宋初年意图收复十六州,辽于是在北京地区建立陪都,称南京幽都府,后改南京析津府,再改燕京,为北京地区最早被称为『京』。(南京是相对辽上京临潢府而言。上京遗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。北京比南京更早被称作南京。)金朝灭辽和北宋后,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,称中都大兴府

蒙古大军攻下中都后,进行了屠城,城池被焚毁。忽必烈即位后,决定以汉地为统治基础,重建燕京为首都,后改中都路大兴府,再改大都路

明朝在应天府(今南京)建都,改元大都为北平府。明成祖取得皇位后,升为北京顺天府,为『北京』一名之始;同时完善京杭大运河,保证北京的物资供给。18 年后,迁都北京,应天府改南京。清朝承明制。

辛亥革命后,民国定都南京。北京兵变后,袁世凯定都北京,直至北洋政府垮台。此时北京仍依清制称顺天府,至民国三年改称京兆地方,直辖北洋政府。

1928 年北伐成功后,国民政府重新定都南京,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,撤销京兆地方。1930 年改河北省北平市,同年改回行政院直辖市。

新中国成立后改回北京市,重新成为首都。

简称京。在一些特殊场合也有用到古称燕或燕京(像燕京啤酒)。

天津

明成祖纪念靖难之役,改名天津,即天子津渡(天子经过的渡口)。

『天津』一词散见于古籍,有多个含义,所以天津最早的词源有多种说法,可能在明以前天津作为地名就已经存在(不一定是今天津地区)。

但天津境内在明以前多是盐场、码头、军事据点,加上海水侵蚀和战乱影响,未能一直保持较大的城市聚落;直到明成祖下诏赐名,筑城设天津卫,天津才逐渐发展起来。所以以明成祖赐名作为名字的来源。

天津地区位于渤海湾西部,历史上曾有多条河流从这里入海。古黄河就曾三次改道于天津入海,带来大量泥沙,形成冲积平原。直到金朝以后,黄河向南改道,海岸线才慢慢固定下来。

境内开发大致是自北向南、自东向西,秦汉时境内有泉州(约为今武清区)、雍奴(约为今宝坻区)、无终(今蓟州区)等县,并在泉州设置盐官。但西汉末因为海侵,海平面上升变为沼泽,汉初设置的四个县城均被废弃。

隋朝修建京杭运河,南北运河在天津境内交汇,称三岔河口,开始重新发展起来。唐在今芦台设盐场,今宝坻设置盐仓。唐中叶成为南方物资北运的水陆码头。

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,蓟州(今蓟州区)落入辽朝控制,直沽河(今海河)为辽与中原的界河,宋朝在南边设置许多军事据点,防备辽兵南下。金朝在三岔河口建直沽寨,天津地区从漕运枢纽变成了军事重镇。

天津地区在元以后重新统一,加之黄河已向南改道,海岸线稳定,海漕开通,直沽重新成为漕运枢纽。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,属大都路(今北京)。

明朝靖难之役时,明成祖在此渡河,登基后下诏赐名天津,筑城设天津卫,为『天津』一名的开始。清朝改卫为州,再升州为府。

清末,西方列强多次攻打天津大沽口,先是与清廷签订《天津条约》;后大沽口沦陷,清廷与英国再签订《北京条约》,天津成为九国租界。此后,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开放的前沿和洋务运动的基地,率先开启近代化建设,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基地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。

北伐时期,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后,将天津设为天津特别市,后改行政院直辖市。一度改河北省辖,后恢复直辖。

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央直辖市,出于工业发展考虑一度并入河北成为河北省会,1967 年恢复直辖市。

简称津。

广东

广南东路的简称。广字取自广信县(今梧州封开一带),汉武帝平定南越国,颁圣旨有『初开粤地,宜广布恩信』,取其意设广信。

先秦时期整个南方地区被中原称为南蛮,属于禹贡九州中的扬州百越之地。这时中原政权并没有对两广地区有实质性的控制。传说楚王曾在广州设置楚庭,今越秀山上有清代所建『古之楚庭』石牌坊记载了这个传说。但传说真实性,以及楚庭实际所指,至今存疑。

秦统一六国之后,继续征服百越,将岭南纳入版图,在今两广地区设置南海、桂林、象郡三郡。广东境内主要属南海郡,治番禺县(今广州)。广西境内主要属桂林郡,部分属南海郡和象郡。

秦末乱世,南海郡尉任嚣病重,传位龙川县令赵佗,赵佗以此建立南越国,还兼并了桂林和象郡。南越国疆域最大时包括两广大部分,福建小部分,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。汉朝建立后,南越国向汉朝称臣。吕后掌权期间两国一度交恶,赵佗称帝。吕后死后关系缓和。

到汉武帝时,南越国不愿归附,被汉朝所灭,属地分置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、琼崖、儋耳九郡,属交趾刺史部。汉朝因忌惮南越国的原有势力,不以番禺为治所,而是在苍梧郡设广信县,作为交趾刺史部驻地。交趾刺史部东汉时改交州。州治一度迁往龙编县(今越南河内东边),又迁回广信。

三国时属孙吴。孙权将州治迁回番禺县。后分交州合浦以北置广州(相当于今广东及广西北部),交州移治龙编,史称『交广分治』。这是『广州』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。

唐置岭南道,后分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,广东境内属岭南东道。宋初复置岭南道,后改广南道,再改路,又分置为广南东路、广南西路。

元朝时两广没有独立的行政区,广东大部分属江西行省,广西及雷州半岛、海南岛属湖广行省。

明朝设广东广西两个承宣布政使司,『广东』、『广西』正式成为行政区名。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开始归属广东。之后两广辖境基本沿袭明制。

新中国成立后,钦州、廉州(今钦州、防城港、北海)划入广西,怀集划入广东。1988 年海南独立建省。

简称粤。粤,古同越。先秦时期中原称长江以南至今越南北部大部分地区为百越。秦末汉初广东境内曾建立南越国。后为了跟百越其它地区区分,逐渐固定使用粤字。

良渚文化双孔玉钺,1986年反山遗址发掘。良渚反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。

图源见水印。

广西

广南西路的简称。

先秦时期,广西地区远离中原,和广东以及其它南方地区一起被称为南蛮、百越。境内主要为西瓯和雒越族群。

因两广历史上长期作为一个整体,广西得名历史参见『广东』条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改壮族自治区。

简称桂,因为广西境内在秦时主要属于桂林郡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有『桂林八树,在贲隅西』。贲隅即番禺,指番禺县(今广州)或番禺城(今广州越秀区)。

新疆

原汉朝西域,清朝收复后取故土新归之意。

新疆境内在汉朝时被称为西域,存在许多古国,如龟兹、楼兰、于阗、车师、焉耆、疏勒、康居、月氏等。这些古国同时处于汉朝和匈奴的影响之下。

公元前一世纪,匈奴冒顿单于即位后,统一漠北,歼灭月氏国,控制西域诸国。汉武帝决心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,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与西域之间连接起丝绸之路。到汉宣帝时,汉朝在与匈奴的争斗中胜出,在龟兹建西域都护府,西域诸国成为汉朝属国,西域首次纳入中国版图

西晋因北方胡族入侵而亡,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,西北先后多个民族的政权试图控制西域,最后北魏统一中国北方,控制西域东南部。南北朝时期,吐谷浑和柔然分别从南北入侵西域,北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控制。直到隋炀帝打败吐谷浑,重新控制西域东南部。

唐朝太宗至高宗年间,或诸国来朝,或唐发兵征伐,唐在西域设安西、北庭两都护府。玄宗时,曾在都护府上又设碛西节度使。同时,在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(一度是焉耆)设军事建制,史称安西四镇。安史之乱发生后,吐蕃趁机逐渐控制天山南部及河西走廊,甚至一度攻占并洗劫长安城。另一边,回纥正式改称回鹘,控制漠南漠北至中亚的广大地区,包括西域北部。

唐朝末年,吐蕃、回鹘衰落,中原政权无暇顾及西域,西域诸国重新陷入混战。回鹘汗国灭亡后,分三路西迁:迁河西走廊的称甘州回鹘,后与部分高昌回鹘和蒙古等其他民族融合,形成今裕固族;迁吐鲁番盆地的称高昌回鹘,除部分拒绝伊斯兰化东迁到河西外,大部分与察合台汗国人融合成为维吾尔族族源之一;迁帕米尔高原的称葱岭回鹘,建立喀喇汗王朝,和葛逻禄人融合,成为维吾尔族另一个族源。

喀喇汗国控制西域西部,虽为首个改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国家,但制度保持东方王朝的特色,强调与中原传统的联系。中亚的历史记录也把喀喇汗王朝当作中国的一部分。同时期西域还有高昌、于阗等国。

辽朝被金所灭后,辽宗室耶律大石西迁称帝,建立西辽(又称喀喇契丹)。耶律大石受过汉文化教育,在辽朝担任过翰林院编修,西辽沿袭辽制,以中国自居。随后向西域、蒙古高原、中亚乃至西亚扩张,统治西域八十余年,后被蒙古所灭。蒙古帝国时期,西域分属不同汗国。

明初为防范漠北蒙古,于哈密设卫所。后不敌吐鲁番汗国,卫所多次被破内迁,至明末退守嘉峪关。明中期,东察合台汗国演变成叶尔羌汗国。清朝时,蒙古准噶尔部以伊犁为根据地建立准噶尔汗国,南部的叶尔羌汗国则由和卓家族掌握了实权。

1755 年清朝灭准噶尔,后又平定阿睦尔撒纳反叛和大小和卓之乱,西域全境平定,乾隆命名为新疆,在伊犁设伊犁将军,新疆重新回到中国的版图。名字出自给陕甘总督的谕令『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带,距内地远,一切事宜难以遥制』,为『新疆』一名之始。但此时新疆还不是专称,雍正时贵州新辟疆土也叫新疆。

1864 年,塔城条约向俄国割让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南部大片土地,苏联解体后这些地方属于中亚多个国家。同年,新疆发生叛乱,并得到英俄两国支持,清朝最后只剩下塔城、哈密等少数据点。

1875 年左宗棠督办新疆事务开始,陆续收复天山南北,至 1881 年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,新疆又一次回归中国版图。1884 年依左宗棠建议,新疆正式建省,此时的『新疆』的含义出自左宗棠的奏折『他族逼处,故土新归』。

新中国建立后改为维吾尔族自治区。

简称新或疆。

重庆

南宋光宗先封恭王,后即帝位,升恭州为重庆府,取双重喜庆之意。宋朝有皇帝即位时,将潜藩升府的惯例。

双重喜庆最常见的说法是,赵惇于淳熙十六年(1189 年)正月被封恭王,紧接着同年二月受禅登基,故为重庆。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。赵惇早于 1162 年孝宗登基的时候就被封为恭王,1171 年被封为太子,然后又过了 18 年到了 42 岁才登基,受封恭王早就是 27 年前的事了。登基时已是太子,喜庆的事要么不算,要么封王和封太子一起算,为什么只是双重?而且宋朝的皇帝,基本都是先封王在登基的,为什么唯独这次是重庆?

另一个说法是,因为赵惇受禅登基,登基庆典时父母俱在,是为重庆。这个说法似乎更合理一些。总之,因登基升府改名是确定的,但具体是哪『双重喜庆』已不可考。

重庆在清末以前一直归属四川,可以参考『四川』部分。

秦占领蜀地后,在重庆境内设巴郡,历属荆州、益州、巴州、楚州。隋朝以渝水(嘉陵江)改渝州。

宋徽宗时改恭州,再因宋光宗升重庆府,为重庆名字的开始。

清末中英签订《烟台条约》,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;《马关条约》开始,重庆正式成为内陆通商口岸。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政府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,后升格为直辖市,从四川省分出,后定为永久陪都。

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并入四川省,1997 年设直辖市。

简称渝,因渝水及渝州。又简称巴,因先秦时期境内主要属于巴国,且巴国定都境内。

民族

这类命名有 4 个,3 个直接来自民族名,1 个来自原住民族群。(台湾对原住民的族群认定尚存争议。)

西藏

来自清朝对该地区的称呼卫藏(明朝时译乌思藏)。卫为藏语中央之意,指拉萨周边的前藏地区;藏即日喀则地区,即后藏。卫藏在清朝先译为满文,因『卫』与满文中的西方(wargi)发音接近,且卫藏在中国西南部,被译为 wargi dzang,汉语再据此翻译成西藏。

『藏』在藏语是本是满盈、纯净、清澈的意思,后用来指雅鲁藏布江(藏曲),再后来又引申指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——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。也可以算因江河得名。清朝开始以『藏』为地名称呼日喀则地区,然后引申为整个藏区,再根据地名称呼藏族人为藏人。藏族对藏区自称『博』(威利转写:bod),藏人自称『博巴』(威利转写:bod pa)。

广义的藏区除了卫藏,还包括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『安多』地区(大部分在青海、甘肃、四川辖下),在东南部的『康』(现分属青海、西藏、四川、云南),和西北部的『阿里』。现在的西藏自治区主要由卫、藏、阿里和康区西部组成。


青藏高原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,后面发展为一些部落国家,其中较强盛的是西北(今阿里地区)的象雄(又作羊同)。此外还有羌人部落从北部和东部进入藏区,包括唐旄(葱茈羌,西羌的一支,原居住于天山南部葱岭一带)、发羌(原居住于今川藏青交界地区,晋朝左右进入青藏高原)等。

南朝末至隋初,发羌后裔吐蕃部崛起,自山南雅砻河谷向唐旄后期中心逻些(今拉萨)推进。至松赞干布在位时,吐蕃成功经略周边小国,成为青藏高原上的大国。吐蕃因攻打吐谷浑与唐朝发生冲突,后求娶文成公主与唐朝建盟。但盟约在松赞干布死后不久即宣告破裂,吐蕃与唐的关系时而紧张,时而修好:赤德祖赞时,娶唐中宗养女金城公主;到赤松德赞时,以唐停止纳绢为由,攻陷唐都长安(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),并在签约后退兵。经过两百年的纷争,到赤祖德赞(同时期为唐穆宗在位)时,双方为集中精力应对国内危机,建立『唐蕃甥舅之盟』。

唐末,吐蕃末代赞普因打击佛教,被僧人刺杀,西藏进入割据时期,形成诸多互不相属的小国。与此同时,汉地也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混乱。到宋朝时,为了安抚边境,以及抵御西夏的崛起,时有招抚加封藏人部落。在部落割据时期,宗教文化上百家争鸣,佛教逐渐复兴并藏化,藏传佛教各教派开始形成。

宋末蒙古崛起,西藏被蒙古人征服,后成为大元帝国的一部分。由于元世祖信奉藏传佛教,封萨迦派法王 八思巴 为国师,设总制院(后改宣政院),由萨迦派治理西藏地区。自此西藏进入各教派统治时期。明清基本沿袭前朝的做法,对当地实权首领予以承认,并颁布封号。明设乌思藏(后来的卫藏)、朵甘(后来的安多和康区)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(后来的阿里)军民元帅府,后将两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。至清设驻藏大臣为止,中间历经萨迦、帕竹、仁蚌巴、藏巴等代理政权。

藏巴政权信奉噶举派,打压新兴的格鲁派。格鲁派先后请求蒙古喀尔喀部和和硕特部入藏,最后建立与和硕特部联合统治西藏的甘丹颇章政权。

清康熙年间,蒙古准噶尔部入侵西藏,攻入拉萨,杀死拉藏汗,和硕特汗国灭亡,西藏向清朝求援。清朝派兵平定准噶尔,驻军并协助七世==达= - =赖==入藏,为清朝经营青藏地区事务的开始。雍正派内阁学士驻拉萨,设驻藏大臣衙门。乾隆年间,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联络准噶尔部反叛。清廷平叛后颁布《西藏善后章程》:驻藏大臣成为定制,并扩大驻藏大臣职权;正式规定DL 和僧官的世俗权力;设立俗官的噶厦制度。此后清朝开始称呼称呼西藏地区为卫藏,后改称西藏。后来西藏又经历了廓尔喀(今尼泊尔)入侵,清廷在驱逐廓尔喀之后,订立《藏内善后章程》,进一步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。

清末英国人觊觎西藏地区,多次挑衅,甚至直接入侵。此时清政府内忧外患,无力周旋,陆续与英国签订一系列有损西藏利益的条约。由此,驻藏大臣的权威不断受到影响,加上驻藏大臣日后的治理不力,噶厦与清政府逐渐疏远,立场由此时的反英逐渐转向日后的亲英。1903 年,英军担心西藏倒向俄国,以噶厦政府拒绝执行条约为由入侵西藏,攻占拉萨,要求驻藏大臣诱逼 DL 谈判,签订拉萨条约。十三世 DL 在拉萨城被占前见势逃往蒙古,清政府革去其名号。

清廷代表经过与英国反复谈判,虽保住对西藏的主权,但由于清廷日益衰落,后续的西藏新政、驻军、改土归流等计划都一一搁浅。而辛亥革命开始后,清政权开始有分离崩析的迹象,内地产生强烈的排满情绪,而未建省的蒙古和西藏则出现分离倾向。

民国沿袭清朝版图,设蒙藏事务局,任命直属国务总理的驻藏办事长官。在西藏地区设西康省和西藏地方。但由于一战、二战以及内地的军阀混战,西方各国与军阀都无暇顾及西藏问题,噶厦政府获得了一段时间事实上的自治。1913 年十三世DL发布圣地佛谕,涉及体制改革、实行新政等内容。文件透露出谋求自治,乃至寻求独立的倾向。

英国为确保在印度的利益,希望以西藏作为抵挡俄国的屏障,撺掇西藏独立。英国先是出兵占领藏南地区(今印度所谓阿鲁那恰尔邦),然后在 1914 年西姆拉会议上,英方与藏噶厦政府私下交换条件,以将藏南地区划入印度,换取英国承认西藏完全自治。中方拒绝在该条约上签字。条约中的中印分界线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,自始至终没有得到过中国任何一届政府或者政党的承认,成为日后中印争议的根源之一。

噶厦损失了藏南地区,却未能获得英国的实质支持。噶厦既无实力一直维持边界,民国政府也因忙于抗日战争和内战无力进一步管控西藏,西藏名义上仍然从属于民国政府,十四世 DL 和十世班禅的认定,仍经过民国政府批准。

1950 年,解放军解放西藏。1951 年,西藏代表团与中央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《十七条协议》,表示不变更现行政治制度、不强迫各项改革、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与西藏领导人协商解决 等。1954 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,DL 表示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原则,并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,班禅当选委员。

1950 年代初,全国开展土地改革,到 1953 年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地区基本完成。1955 年在青海、四川的藏区展开民主改革,因此引发的阶级斗争触动了上层藏人的利益,他们联合向 DL 请愿要求D立。

1956 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,DL 任主任委员,班禅任第一副主任委员。

1957 年以康区藏人为主体的反抗组织『四水六岗』(指康区的四条河流和六个山脉)成立,1958 年下属武装部队成立,背后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。

1959 年冲突扩散到拉萨,反对者包围夏宫罗布林卡,并在大街上张贴海报、呼口号,要求中共离开西藏,最后演变为武装叛乱。3 月 17 日,解放军开始镇压反抗武装,当夜 DL 逃离拉萨,飞往印度实际控制的藏南达旺地区。3 月 22 日,叛乱被平息。3 月 28 日,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国务院令,解散原西藏政府,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政府职权,班禅代理主任委员。4 月 29 日,噶厦政府人员在印度宣布成立流亡政府,要求独立;6 月 20 日,DL 宣布不承认《十七条协议》。7 月 17 日,西藏自治区筹委会二次会议决定提前进行民主改革,废除政教合一的农奴制。

1965 年,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。

简称藏。

内蒙古

来自内札萨克蒙古,指归附清朝较早的漠南蒙古各旗。

蒙古高原自古是北方游牧先民的活动范围,活跃的民族先后有匈奴、东胡、鲜卑、柔然、突厥、回鹘、契丹等。(这些民族并非严格的并列关系,有些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称呼。像契丹是柔然的一支,而鲜卑和柔然又很可能源自东胡。)

汉武帝时汉朝成功控制漠南及河西走廊,将匈奴赶到漠北。漠南成为汉人政权与北方民族的缓冲区,主要为汉人聚居。

五代十国时期,契丹人建立契丹国(后改辽国),成为蒙古草原上的第一个帝国,定都上京(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附近)。后来辽被金所灭,在此期间蒙兀室韦趁机摆脱辽的控制,开始在蒙古草原上扩张。

蒙兀室韦是一个东胡族源的部落,最早见于《旧唐书》。铁木真(即成吉思汗)曾祖合不勒汗统一尼伦各部,建立蒙兀汗国。汗位传至铁木真父亲也速该,也速该被塔塔儿部毒死,蒙兀儿亡国。

铁木真经过征战,带领蒙古乞颜部崛起,统一了漠北各部,建立大蒙古国,『蒙古』成为各部统一的名称。蒙古帝国打破不同部落的各自为政,将各部重新编成九十五个千户,蒙古成为军政合一的国家,『蒙古』这个名字又从部落名逐渐变成统一的民族认同。

在第四任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后,领有汉地、主张汉化的忽必烈,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,最后忽必烈胜出,同时控制漠南(大约相当于今内蒙古)、漠北(大约相当于今蒙古国)。

但忽必烈的汗位并没有得到所有蒙古贵族的承认,其它汗国时而独立,时而承认宗主自治,使蒙古帝国事实上分裂成四大汗国。忽必烈在其领地内改国号为大元,建立元朝,承袭了蒙古帝国在汉地、蒙古高原及西伯利亚的领土。

元被明朝所灭后,残余势力退居漠北,史称北元。北元覆灭后分出鞑靼、瓦剌、兀良哈三部。漠南则在 15 世纪末由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汗统一。漠南蒙古其中一支,达延汗的孙子俺答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,后归顺明朝,这部分后来变成了内属蒙古。

到后金崛起时,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为蒙古大汗。察哈尔部与后金交战兵败,林丹汗逃亡,其子额哲投降,漠南蒙古被并入后金(后来的清朝)版图,为内札萨克蒙古。后来归顺的漠北蒙古被称为外札萨克蒙古。两者合称外藩蒙古,由世袭的札萨克管理;与之相对的是土默特等内属蒙古,由朝廷官员直接治理。

清朝后期文书开始出现内蒙古外蒙古的概念,分别指代内札萨克二十四部 和 喀尔喀四部。

在清朝灭亡、民国建立之际,受沙皇俄国影响,泛蒙古主义兴起。发生辛亥革命的 1911 年,外蒙古喀尔喀四部宣布脱离清朝统治。为实现蒙古统一,还向内蒙古出兵。1915 年中、俄、外蒙三方会谈,签订《中俄蒙协约》,袁世凯政府以承认外蒙自治和俄国在外蒙的一系列特权,换取俄国承认中国为外蒙的宗主国。1921 年外蒙古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共和国。1946 年,民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。

与此同时,内蒙古在民国政府治下,仍分属绥远、热河、察哈尔、宁夏、兴安等省。

1947 年,内蒙古举行人民代表会议,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,是抗战后中共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。新中国成立后转制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。

简称内蒙、蒙。

宁夏

夏地安宁之意。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,国号源于发祥地夏州及家族封号夏国公。

宁夏境内长期作为中原与西北先民对峙的前线,处于中原和周边部落国家的交替控制下。部分参考『甘肃』条目。

东晋时匈奴铁弗部人赫连勃勃在关中及河套地区建立大夏,又称胡夏、赫连夏。有人认为匈奴是夏后氏之后,所以国号称夏。后被北魏所灭,置夏州,铁弗部逐渐融入汉族。

宋时西夏占据今甘肃、宁夏地区,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,定都兴庆府(今银川)。后亡于蒙古。党项族人后融入各族(据传李自成为党项人)。

元朝于西夏故地设西夏中兴行省,又称宁夏行省,取『夏地安宁』之意,为『宁夏』地名之始。后废西夏行省,改甘肃行省,建宁夏府路辖宁夏平原地区,归属甘肃行省。之后一直归属甘肃。

民国时独立建省。新中国改回族自治区。

简称宁。

台湾

台窝湾,又叫大员,为平埔原住民的社名,在今台南市安平区大员镇。

台湾对原住民的认定尚存在争议。过往认为大武垅为西拉雅族的分支,原因之一是荷兰人以西拉雅语传教时,大武垅族被认为是西拉雅语使用者。后来发现大武垅语和西拉雅语之间的差异,且族人自我认同跟西拉雅族不同,开始逐渐将大武垅族独立出来。

大武垅族自称 Taivoan 或 Taibowan,音近闽南语之『大满』、『台窝湾』、『台湾』,加之族人发源自台南,也的确曾建立台欧湾社(Taiouwang),有学者认为是台湾一名的来源。荷兰人来台时最早接触该名,并在荷兰统治时期逐渐代指岛内全境,称为大员。清朝时定名台湾。

台湾历史在两岸存在争议(即使在岛内,蓝绿阵营之间、汉族和原住民之间也有分歧)。主要分歧点在岛上原住民的来源,以及岛上与中原大陆之间早期关系上。学术上就有争议的事再加上政治因素,不讨论。

可以确定的是,随着 17 世纪闽粤沿海汉人开始大量移居,汉人逐渐成为岛上居民的主体,中华文化也成为了岛上的主流文化。即使经过半个世纪的日治时期也未曾改变。现岛上近 98% 人口为汉族,除了保留原有风俗的原住民,岛上居民大多使用繁体中文,讲国语(民国形成的北方官话)、闽南话、客家话等汉语方言。

政治上,目前的台湾地区当局,是内战失败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。台湾当局从未宣布独立(绿营小动作虽多,但不敢正式宣布)。无论在共和国还是所谓民国的行政区划上,台湾都是中国的一个省。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
简称台。

存疑

云南县得名较早,确切由来已不存。

贵州地处偏远,是汉族为主的行政区中建制较晚的一个。贵州中贵字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并不明确。

云南

汉武帝时在境内置云南县(今云南大理祥云县),为『云南』最早记录。因汉代无史籍记载,后人对『云南』的名称由来作出各种推测:有彩云之南云山之南、少数民族地名改易等。

先秦时期,云南境内为多个方国,境内先民被中原称为西南夷。秦统一六国后,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。汉武帝时征服西南夷,设益州郡和 24 县,其中包括云南县。

由于远离中央,境内地方豪强势力较强,名义上为州县,时有豪强获得实际的自治。唐朝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,建立南诏国,被唐朝封为云南王。后历经多个政权,至白族段氏建立大理国时,辖今云南、贵州、四川西南、缅甸北部,及老挝和越南少数地区。

元朝征服大理国,设云南等路行中书省,云南正式成为行省。之后有过短暂的割据政权,都很快被中央政权收复。

简称滇,来自滇池和古滇国。滇字来源有多种解释,可能来源于族名、少数民族语言演变等。滇原指云南及贵州地区,直至贵州建省,滇变为专指云南省。

又简称云。因为清代境内有迤东道、迤西道、迤南道,又称三迤,简称迤,现已很少使用。

贵州

贵州境内在先秦时期主要为夜郎等方国,被中原称为西南夷,少数地区属于楚国。秦统一后,分属巴郡、蜀郡、黔中郡和象郡,汉代分属牂牁郡(初属犍为郡)和武陵郡。

犍为郡为汉武帝招抚夜郎侯所置,约定以其子为县令。因汉地遥远,夜郎侯暂时答应,后多次不服反叛,留下『汉孰与我大』的典故,后演变为成语『夜郎自大』。最后于汉成帝年间被灭。

三国时多数地区归蜀汉,南北朝时多数属南朝,隋设明阳、牂牁二郡;唐设黔州郡,属矩州。到五代十国时期,因地处偏远,多数时间隶属相邻的割据政权,与中原政权关系疏远,来往较少。

宋太祖时,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,被封矩州刺史,宋朝在敕书中有『惟尔贵州,远在要荒』,为『贵州』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,推测是指今贵阳地区。宋徽宗宣和元年,思州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,贵州正式成为行政区,相当于现在的贵阳。

元朝时,境内大部分属于湖广行省,其它地区实行土司制度,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贵州(今贵阳)。

明设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,贵州正式成为行省;程番府移治贵州城,并改称贵阳府,为今贵阳名字的开始。

简称黔,来自唐时境内属黔中道(战国时楚可能有黔中郡,尚有争议)。又简称贵。

参考资料


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
本文为本人原创,采用知识共享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” 4.0 (CC BY-NC-SA 4.0)”许可协议进行许可。
本作品可自由复制、传播及基于本作品进行演绎创作。如有以上需要,请留言告知,在文章开头明显位置加上署名(Jayce Chant)、原链接及许可协议信息,并明确指出修改(如有)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谢谢合作。
请点击查看协议的中文摘要。